广西民族大学(GUANGXI MINZU UNIVERSITY),简称“广西民大”,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,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“省部共建”高校,是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、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、“百校工程”、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,是“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”(小语种人才基地),国家“863计划”、“973计划”承担高校、“中国—东盟法律培训基地”、“中国-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”、“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”、“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”、“孔子学院奖学金学生接收院校”,入选《环球人文地理》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,是“十二五”时期广西重点建设高校。 学校创办于1952年,原为中央民族学院(今中央民族大学)广西分院,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,1958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,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。
截至2024年5月,学校有相思湖、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,占地面积约3600亩;设有22个本科教学学院,开设84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;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;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;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;6个广西一流学科;工程学、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。学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(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两次被中央统战部、中央宣传部、教育部、国家民委确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),省部级科研平台47个。学校获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07项、省部级科研项目718项;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项、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13项。有专任教师1546人,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41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63人;博士研究生导师140多人。拥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、全国优秀教师、中宣部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人才、广西八桂学者等国家级、省部级人才百余人次。全日制在校生41000多人。
截至2024年5月,学校与22个国家或地区的182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,在泰国、老挝、印度尼西亚分别设立孔子学院,至今已累计招收来自全球83个国家或地区的2.4万余名留学生,派出近1.9万名学生赴外留学。先后授予柬埔寨前首相洪森、老挝国家主席通伦·西苏里名誉博士学位。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、前首相洪森,越南前国家主席陈德良,泰国诗琳通公主,老挝国家主席通伦·西苏里、前总理波松、时任副总理宋赛·西潘敦(现任总理)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到校参观访问。